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申请日 2020.08.31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IPC分类号 C02F1/58; C02F1/76; C02F9/04; C25B1/26; C25B9/00; C23F1/46; C25C1/12; C02F101/1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上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对电解槽内的蚀刻液进行电解操作;在电解槽内进行抽气操作,得到氯气;对蚀刻液槽内的蚀刻液进行含铜量检测,若铜离子的浓度为120g/l~130g/l时,则停止电解操作,且对蚀刻液进行预设组分调整,得到PCB蚀刻液;若铜离子的浓度大于130g/l时,则继续进行电解操作;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向吸收罐内的氨氮废水中导入氯气,进行除氨氮操作。上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降低了氨氮废水处理成本和提高了氨氮废水处理效果,且只需利用较小体积的设备即可完成氨氮废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
对所述电解槽内的所述蚀刻液进行电解操作;
在所述电解槽内进行抽气操作,得到氯气;
对所述蚀刻液槽内的所述蚀刻液进行含铜量检测,若铜离子的浓度为120g/l~130g/l时,则停止电解操作,且对所述蚀刻液进行预设组分调整,得到PCB蚀刻液;若铜离子的浓度大于130g/l时,则继续进行电解操作;
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及
向所述吸收罐内的所述氨氮废水中导入所述氯气,进行除氨氮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氨氮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吸收罐内氨氮废水的PH调节为11.0~11.8;
将所述氯气导入所述吸收罐内;
对所述氨氮废水进行搅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的过程中,采用液位控制器控制所述吸收罐内的所述氨氮废水的液面高度为所述吸收罐总高度的1/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氨氮废水收集池内的氨氮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对冷却处理后的氨氮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使过滤处理后的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
5.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蚀刻箱,所述蚀刻箱开设有蚀刻液槽,所述蚀刻液槽用于放置蚀刻液;
第一循环泵;
电解箱,所述电解箱开设有电解槽,所述电解箱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蚀刻箱连接,所述电解槽用于电解产生氯气,所述第一循环泵用于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
吸收罐,所述吸收罐用于吸收氯气;
第一管道;
第二管道;
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电解槽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吸收罐连通;
铜离子检测器,所述铜离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蚀刻液槽内,所述铜离子检测器用于得到所述蚀刻液的铜离子浓度;
第二循环泵;及
氨氮废水收集池,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吸收罐连接,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用于放置氨氮废水,所述第二循环泵用于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PH调节器,所述PH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吸收罐内,用于调整所述吸收罐内氨氮废水的PH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吸收罐内,用于控制所述吸收罐内所述氨氮废水的液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泵和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流器,所述冷却水回流器包括冷却水网、第一水泵和制冷水箱,所述冷却水网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冷却水网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制冷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制冷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电解槽连通。
说明书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PCB制备厂对PCB进行碱性蚀刻后产生的氨氮废水和其他需要使用氨水调节pH的工序产生的氨氮废水处理繁琐且治理成本较高。随着对废水氨氮排放越来越严格的标准,氨氮废水的治理成本和处理难度逐渐增加,常用氨氮废水治理措施,如吹脱法、折点加氯和硝化反硝化等治理方式,其中,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其设备简单,可以回收氨,但对环境要求较高,吹脱效率有限,物料消耗大,成本高;折点氯化法在理论上通过一定的控制,可以完全将氨氮去除,但加氯量大,成本高,以及产生的副产物等原因,目前此方法只能作废水的后续处理;硝化反硝化是应用最广泛的脱氮方式,工艺成熟,脱氮效果较好,但工艺流程长、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氨氮废水处理成本和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只需利用较小体积的设备即可完成氨氮废水处理的氨氮废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成本较低和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只需利用较小体积的设备即可完成氨氮废水处理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
对所述电解槽内的所述蚀刻液进行电解操作;
在所述电解槽内进行抽气操作,得到氯气;
对所述蚀刻液槽内的所述蚀刻液进行含铜量检测,若铜离子的浓度为120g/l~130g/l时,则停止电解操作,且对所述蚀刻液进行预设组分调整,得到PCB蚀刻液;若铜离子的浓度大于130g/l时,则继续进行电解操作;
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及
向所述吸收罐内的所述氨氮废水中导入所述氯气,进行除氨氮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氨氮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吸收罐内氨氮废水的PH调节为11.0~11.8;
将所述氯气导入所述吸收罐内;
对所述氨氮废水进行搅拌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的过程中,采用液位控制器控制所述吸收罐内的所述氨氮废水的液面高度为所述吸收罐总高度的1/4~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氨氮废水收集池内的氨氮废水进行冷却处理;
对冷却处理后的氨氮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使过滤处理后的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蚀刻箱,所述蚀刻箱开设有蚀刻液槽,所述蚀刻液槽用于放置蚀刻液;
第一循环泵;
电解箱,所述电解箱开设有电解槽,所述电解箱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蚀刻箱连接,所述电解槽用于电解产生氯气,所述第一循环泵用于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
吸收罐,所述吸收罐用于吸收氯气;
第一管道;
第二管道;
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电解槽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吸收罐连通;
铜离子检测器,所述铜离子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蚀刻液槽内,所述铜离子检测器用于得到所述蚀刻液的铜离子浓度;
第二循环泵;及
氨氮废水收集池,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吸收罐连接,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用于放置氨氮废水,所述第二循环泵用于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内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PH调节器,所述PH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吸收罐内,用于调整所述吸收罐内氨氮废水的PH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吸收罐内,用于控制所述吸收罐内所述氨氮废水的液面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泵和所述氨氮废水收集池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流器,所述冷却水回流器包括冷却水网、第一水泵和制冷水箱,所述冷却水网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冷却水网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制冷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制冷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电解槽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中利用蚀刻液电解回收铜和产生氯气,且经过处理的蚀刻液经过预设组分调整后得到PCB蚀刻液,可以继续用于PCB蚀刻,实现了蚀刻液的循环利用;
2、本申请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中直接利用蚀刻液回收铜产生的氯气对氨氮废水进行除氨氮,实现了蚀刻液回收铜产生的氯气的重利用于对氨氮废水进行除氨氮,降低了氨氮废水的处理成本;
3、本申请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中利用蚀刻液回收铜产生的大量氯气对吸收罐的氨氮废水进行除氨氮,提高了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效果;
4、本申请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中使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减小了蚀刻液统一放置的占地空间,且电解操作过程中将蚀刻液在蚀刻液槽与电解槽中循环,减小了电解操作的占地空间;使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中循环,减小了氨氮废水统一放置的占地空间,且除氨氮的过程中将氨氮废水在氨氮废水收集池与吸收罐中循环,减少了氨氮废水处理所需的占地空间,进而减小了氨氮废水处理设备的体积,实现了只需利用较小体积的设备即可完成氨氮废水处理。
发明人 (刘仁和;段忠贵;)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