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申请日 20200929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1/20;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电化学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通过污水管收集工业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排出处理后的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以及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泥端均与与污泥处理装置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废水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化学处理和生化处理的双重工艺,能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同步去除且去除效率高,从而大大地提升对水样的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电化学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通过污水管收集工业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排出处理后的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以及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泥端均与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房、事故池以及均化调节池,提升泵房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收集工业废水,提升泵房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分别与事故池和均化调节池连接,提升泵房的出水端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均化调节池和所述事故池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均化调节池和所述事故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格栅,所述提升泵房的进水端与所述格栅的出水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一级絮凝沉淀池、电絮凝设备、曝气池、二级絮凝沉淀池和在线监测渠,所述一级絮凝池的进水端与所述事故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电絮凝设备的进水端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均化调节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在线检测渠内设置有第二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在线检测渠的出水端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所述电絮凝设备和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设备中的阳极极板为铁电极,阴极极板为石墨电极,极板间距为8~12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金属废水在所述电絮凝装置发生电解反应,在电解过程中电絮凝设备的阳极极板产生绿锈,绿锈还原固化重金属后形成底泥,底泥通过磁场与液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渠的出水端还与所述事故池的进水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在线检测装置和第二在线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A/O池、MBR膜生物池以及紫外消毒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进水端与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紫外消毒池的出水端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水,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以及所述MBR膜生物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接。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工业废水通过专管收集进入预处理装置中,在预处理装置中进行检测,若废水浓度高于设定的进水标准,则将废水放于预处理装置中进行暂存处理,若废水浓度不高于设定的进水标准,则采用预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调质调量处理;再将处理后的废水提升进入电化学处理装置中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对经过电化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次的检测,若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高于设定的处理标准,则将废水提升至预处理装置中进行再次的处理,若废水中重金属浓度不高于设定的处理标准,则将废水提升至生化处理装置中处理;废水经生化处理装置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之后进行消毒排出。
说明书
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同步去除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和卤代有机物是工业废水中两种毒性极高的污染物,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作为工业上常用的金属脱脂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脱硫剂等有机卤代物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工业废水中最为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重金属是工业废水中毒性极高的污染物,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重金属离子也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后,会驻留在环境中,造成污染。鉴于这两种污染物的普遍性、对人类的危害性及其研究治理的复杂性,如何同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也是广大专家学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能够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同步去除,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电化学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通过污水管收集工业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排出处理后的废水,所述预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以及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泥端均与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房、事故池以及均化调节池,提升泵房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收集工业废水,提升泵房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分别与事故池和均化调节池连接,提升泵房的出水端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均化调节池和所述事故池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均化调节池和所述事故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格栅,所述提升泵房的进水端与格栅的出水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一级絮凝沉淀池、电絮凝设备、曝气池、二级絮凝沉淀池和在线监测渠,所述一级絮凝池的进水端与所述事故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电絮凝设备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均化调节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在线检测渠内设置有第二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在线检测渠的出水端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所述电絮凝设备和所述二级絮凝沉淀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设备中的阳极极板为铁电极,阴极极板为石墨电极,极板间距为8~12cm。
进一步地,重金属废水在所述电絮凝装置发生电解反应,在电解过程中电絮凝设备的阳极极板产生绿锈,绿锈还原固化重金属后形成底泥,底泥通过磁场与液体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检测渠的出水端还与所述事故池的进水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在线检测装置和第二在线检测装置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A/O池、MBR膜生物池以及紫外消毒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进水端与所述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紫外消毒池的出水端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水,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以及所述MBR膜生物池的出泥端均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工业废水通过专管收集进入预处理装置中,在预处理装置中进行检测,若废水浓度高于设定的进水标准,则将废水放于预处理装置中进行暂存处理,若废水浓度不高于设定的进水标准,则采用预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调质调量处理;将处理后的废水提升进入电化学处理装置中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对经过电化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次的检测,若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高于设定的处理标准,则将废水提升至预处理装置中进行再次的处理,若废水中重金属浓度不高于设定的处理标准,则将废水提升至生化处理装置中处理;废水经生化处理装置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之后进行消毒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的双重工艺,能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同步去除且去除效率高,从而大大地提升对水样的处理效果;
2.本发明具有高效、可自动控制、污泥量少等优点,同时处理时不需投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产生二级污染,占地小,高效节能,绿色环保;
3.在本发明将一级絮凝沉淀池作为安保系统,在污水浓度高于进水标准时启用,进而保证事故时做好高浓度重金属废水的预处理工作,减轻后续电化学设备负担,充分节省能耗;
4.本发明的电絮凝设备在电解的过程中,阳极极板上产生绿锈,绿锈具有强还原性,其能还原、固化重金属;将经电絮凝设备电解后的废水送入至曝气池进行曝气处理后再通入二级絮凝沉淀池中沉淀,在沉淀过程中,由于废水中含有绿锈,绿锈具有强还原活性,在强化絮凝作用的同时高效还原固定污水中的重金属,从而使得污水中的重金属沉淀为底泥。与此同时,绿锈被氧化后则转变为四氧化三铁也沉淀在底泥中,由于底泥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因此可以通过磁场将二级絮凝沉淀池7中的水和底泥进行分离。分理处的底泥中含有大量可回收使用的金属,经过后续处理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5.在二级絮凝沉淀池出水设置在线监测槽,通过不达标回流再处理的模式保证出水重金属严格达标,保证后续生化阶段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保证整个厂区工艺出水达标排放。
发明人 (黄理志;陈若仪;刘嘉玮;郭景宜;杨攀;冯健恒;唐嘉怡;)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