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反应器沉淀池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申请日 20200518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B01D21/30; B01D21/01; B01D21/00; B01D21/24; C02F1/52; 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包括外框、布水腔、内腔和PLC,所述外框的内腔分割有所述布水腔和所述内腔,所述外框的右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PLC,所述外框的内腔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孔径,所述隔板的内侧焊接有隔板出水槽,所述外框的内腔右侧壁焊接有第一出水槽,该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在内腔的出水槽底部组合斜管填料,形成分层的内腔结构,增加沉淀的沉降效果,并在外框的内腔底部组合三组集泥斗,大大减少药剂用量,降低运行成本,在排泥管顶部位置组合传感器,可配合PLC进行内部污泥数据测量,增加监控性、自动化程度,可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00)、布水腔(200)、内腔(300)和PLC(400),所述外框(100)的内腔分割有所述布水腔(200)和所述内腔(300),所述外框(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PLC(400),所述外框(100)的内腔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隔板(110),所述隔板(1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孔径(111),所述隔板(110)的内侧焊接有隔板出水槽(112),所述外框(100)的内腔右侧壁焊接有第一出水槽(113),所述外框(100)的右侧壁开设有圆孔与出水管(114)相连,所述布水腔(200)的内腔左侧壁开设有第二孔径(210),所述布水腔(200)的内腔左侧壁焊接有第二出水槽(220),所述内腔(300)左右侧壁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有斜管填料,所述外框(100)的内腔底部接触有第一集泥斗(310),第二集泥斗(320)和第三集泥斗(330),所述第二集泥斗(320)和所述第三集泥斗(330)的顶部分别接触第一排泥管(340)和第二排泥管(350),所述第一排泥管(340)和所述第二排泥管(350)的右侧壁贯穿所述外框(100)的内腔右侧壁,所述PLC(400)的电性输出端连接有传感器(410),所述传感器(410)与所述内腔(30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0)右侧壁开设的圆孔内接出水管(114)且连通第一出水槽(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泥斗(310)位于布水腔(200)的底部且与隔板(110)内侧开设的第一孔径(111)孔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泥斗(320)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内腔(300)底部的中心点位置,所述第一集泥斗(310)和所述第三集泥斗(330)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内腔(300)底部的中心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出水槽(112)的安装高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槽(113)的安装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泥管(340)和所述第二排泥管(350)的数量均为两个。
说明书
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而在进行废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现有的沉淀池在使用中,缺少有效分层,对于沉淀的沉降效果较差,会需要增加药剂用量来提高效率和效果,这就造成了运行成本的提高,且缺少对内部污泥的监测,排泥时间无法准确控制,监控性、自动化运行无法提升,在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中存在短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沉淀池在使用中,缺少有效分层,沉降效果较差,需增加药剂用量来提高效率和效果,造成运行成本增加,且缺少对内部污泥的监测,排泥时间无法准确控制,监控性、自动化运行无法提升,是在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短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包括外框、布水腔、内腔和PLC,所述外框的内腔分割有所述布水腔和所述内腔,所述外框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PLC,所述外框的内腔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孔径,所述隔板的内侧焊接有隔板出水槽,所述外框的内腔右侧壁焊接有第一出水槽,所述外框的右侧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布水腔的内腔左侧壁开设有第二孔径,所述布水腔的内腔左侧壁焊接有第二出水槽,所述内腔内腔左右侧壁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斜管填料,所述外框的内腔底部接触有第一集泥斗,第二集泥斗和第三集泥斗,所述第二集泥斗和所述第三集泥斗的顶部分别接触第一排泥管和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排泥管的右侧壁贯穿所述外框的内腔右侧壁,所述PLC的电性输出端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内腔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框右侧壁开设的圆孔内接出水管且连通第一出水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泥斗位于布水腔的底部且与隔板内侧开设的第一孔径孔底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泥斗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外框内腔底部的中心点位置,所述第一集泥斗和所述第三集泥斗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外框内腔底部的中心点两侧。
优选的,所述隔板出水槽的安装高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槽的安装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泥管和所述第二排泥管的数量均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组合反应器沉淀池,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在内腔的出水槽底部组合斜管填料,形成分层的内腔结构,增加沉淀的沉降效果,并在外框的内腔底部下方组合三组集泥斗,大大减少药剂用量,降低运行成本,在排泥管顶部位置组合传感器,可配合PLC进行内部污泥的数据测量,监控性、自动化运行,可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中。
发明人 (肖先辉;彭玲;姜成亮;)
免费方案咨询电话:400-806-2366 ,如需技术支持请直拨:185-8245-5006
养殖污水处理_煤矿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厂家